前阵子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快速占据了Android桌面,手机厂商们坐不住了,为了抢回移动端应用分发入口,前几天中国通信院等协会联合小米、华为、OPPO等一众手机厂商共同发布了“快应用”。 废话不说,先甩两个网址:
文档是最权威的,建议大家在看完此文章后也去看看文档,在这里我给大家演示一个。
此文章适合不熟悉Android开发的前端工程师和不熟悉前端开发的Android工程师阅读。
0.环境搭建1.准备一个Android手机,不然等下没法测试,用Android模拟器或许也可以,没测试过。
2.安装nodejs。这是现在基本必备的前端开发环境,去nodejs官网下载安装就好,快应用官方推荐版本是v6.11.3 LTS,另外,快应用官方提醒:不要使用8.0.*版本.这个版本内部ZipStream实现与node-archive包不兼容,会引起报错,我电脑里本来就有8.9的版本,懒得安装低版本了,跑流程应该是没问题的。
3.安装hap-toolkit。这是快应用的命令环境,执行命令行npm install -g hap-toolkit(PS:我用windows,用cmd执行,Mac用自己的命令行执行工具就可以啦)
4.测试命令环境是否成功,输入命令hap -V,能看到版本号就说明hap-toolkit安装成功了。
1.创建文件夹
例如testhap,我用的是windows平台,所以就用cmd打开啦,Mac不用cmd差别应该也不大。
2.创建模板工程项目
必须输入项目名(差评:人家npm init 可以使用当前目录的),然后会提示Init your Project,直接回车就可以啦。
完成后长这样:
目录结构说明(截图内容来自官方文档):
3.安装依赖包
切换到项目根目录,我是testPro,执行命令npm install,等待安装完即可,如果实在太慢可以使用国内镜像cnpm试试,具体自己去网上找找教程吧。
安装好的依赖都在node_modules目录下,一般不需要我们去管。
4.编译打包
根目录执行命令npm run build生成rpk包,这里可能会报错,例如 Cannot find module '.../webpack.config.js',遇到了执行命令hap update --force即可,然后重新执行npm run build。
完成后会生产两个目录build、dist。
- build:临时产出,包含编译后的页面js,图片等
- dist:最终产出,包含rpk文件。其实是将build目录下的资源打包压缩为一个文件,后缀名为rpk,这个rpk文件就是项目编译后的最终产出
5.安装调试器和预览平台
这是用来做调试的,是apk文件,即Android安装文件。
必须两个都安装了,不然一个是按钮不能点击,一个是白板一片。
6.运行第4步生成的rpk包
有两种方式: - HTTP请求:开发者启动HTTP服务器,打开调试器,点击扫码安装配置HTTP服务器地址,下载rpk包,并唤起平台运行rpk包
- 本地安装:开发者将rpk包拷贝到手机文件系统,打开调试器,点击本地安装选择rpk包,并唤起平台运行rpk包
这里采用“HTTP请求”:
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“快应用”是什么鬼,这里只是简单浏览一下,未作深入分析,可能有误。
总的来说,这个manifest.json文件就是Vue、微信小程序、Android清单文件的混合体,用来描述应用和做一些基本配置。 - dist目录:
打包后的输出目录,里面有一个rpk文件,嗯,Android打包后是apk文件,好暧昧的扩展名╮(╯▽╰)╭ - node_modules目录:
这里都是npm安装后的依赖,类似于Android开发的jar包,里面的东西出了名的多,光刚才创建个基本项目就有700+的文件夹。 - sign目录:
这是rpk包的签名模块,类似于Android里的签名文件,这里是调试时候用的,发布正式版估计也要使用另外的文件。
跟build目录差不多,基本就是按src结构复制一份过去build。当然,这里的是ux文件,编译打包时会把src里面的ux文件抽取出来生成js文件,不知道可不可以分别抽取为js、css、html呢,没试过哈
- ux文件里的内容:
这结构template、style、script目测跟vue一个样啊
- 剩下这堆就不说了:
总的来说,个人目测,这个“快应用”就是借鉴了Android、Vue、微信小程序的综合体,至于有没有借鉴其他的框架什么的,作者见识有限,不清楚哈。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,去看官方文档哈,里面才是最权威的。
本文转自segmentfault,作者Luogjy
|